降温、混群、换料等应激都能引起猪的回肠炎,下面来全面了解一下猪回肠炎的致病因素、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案,以便大家安全有效的防治此病。
一、病原学:
回肠炎的病原是细胞内劳森菌,这种细菌严格细胞内寄生,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,只能在一些细胞系上培养。细胞内劳森菌呈短杆状,两端呈锥形或钝圆形。5-15℃粪便中的细胞内劳森菌在空气中2周仍有感染力,对一般的消毒剂有抵抗力。
二、流行病学:
直接接触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,传染源主要是病猪以及亚临床感染猪。潜伏期7-21天,感染剂量越高、潜伏期越短。
除了病猪外,工作人员的服装、靴子和器械均可携带本菌。本菌可在鼠体内繁殖,啮齿类动物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之一,因此灭鼠有利于控制疾病传播。
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诱发回肠炎,这些因素包括:各种应激反应,如转群、混群、昼夜温差过大、密度过高等;猪群内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(如圆环病毒病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)以及饲料中霉菌毒素作用造成猪的抵抗力降低;猪场同时存在其他肠炎病原,如猪疾病密螺旋体、结肠螺旋体、沙门氏菌等。采用全进全出、漏缝地面的猪场发病率较低。
三、临床症状:
本病主要发生于生长育肥猪(6-20周龄),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。
急性回肠炎: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贫血、粪便松软呈焦油样。某些猪可能仅仅表现为皮肤显着苍白、不腹泻,但可能突然死亡。发病猪的死亡率可达50%,而剩余猪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且体况变化不大。妊娠母猪可能流产,大部分流产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天内。
慢性回肠炎:患猪症状轻微,表现为同一猪栏内不时出现几头腹泻的猪,粪便松软或不成形,呈黑色、水泥样灰色或黄色,内含未完全消化的饲料。病猪虽然采食量正常,但生长速度受到影响,因此发病猪栏内猪的体重差别很大。大部分慢性感染猪可在发病4-10周后突然恢复正常,生长速度加快,但与正常猪相比,平均增重降低6-20%,饲料转化率降低6-25%。
四、病理变化:
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末端50厘米处和结肠前三分之一处。回肠黏膜增厚,有时呈脑回样,横向或纵向增生。大肠黏膜的变化类似于息肉,整个肠壁变厚、变硬。在增生的同时,有些病猪回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,表面覆盖有黄色、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。浆膜下层或肠系膜水肿。在急性病例可见回肠内有血凝块或尚未完全凝固的血液,外观似一条血肠。
五、诊断:
初步诊断可根据典型临床症状、病理变化作出,但确诊必须结合病原体的检出。特征性症状是保育后期猪和生长猪慢性腹泻,粪便稀软、不成形,或育肥猪、后备母猪血痢;特征性病变表现在回肠,特别是回肠末端20厘米处增生、坏死或出血性病变。
回肠炎尚需与其他肠炎相区别,如猪痢疾,结肠炎和沙门氏菌性肠炎。猪痢疾下痢除有血液外,尚有黏液和坏死物,严重感染猪如不治疗则有可能死亡,剖检时病变集中于大肠;结肠炎的症状是腹泻,粪便有黏液但没有血液,病猪不死亡;沙门氏菌感染病变主要集中于盲肠和结肠,表现为溃疡,溃疡灶呈灰绿色。